贾又福画语录
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
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
◎《贾又福画集》自序(之六)
至真与至难,二者缺一不足以言善与美。假如真而不难,只有真性情、真感受、 真认识、真意趣,但不能深化,不能以我真通物真,又没有难能可贵的艺术手段,就可能流于任性以狂的情感发泄。有以一张白纸成为一画的,有以真人站在那里框起来为画的,有全身涂了油彩在地上打滚的......任性的发泄致使思维不张,浅陋轻薄,跌入较低的审美层次。并且缺乏“独诣”的技能,似搞了一通拙劣的“戏法儿”,令众多的艺术家,甚至读者一眼透底,一做便能,就大为逊色了。《文心雕龙》有云: “若骨采未圆,风辞未练,而跨略旧规,驰鹜新作,虽获巧意,危败亦多;岂空结奇字,纰缪而成经乎!”岂非由已道破,虽获巧意、真、情,但不具备圆通、畅达、凝练的艺术手段,就企图超越规矩、远开新路,这样荒谬的做法,难道会产生经典不朽之作吗?这样的作品可以存在,但算不得至真的作品,故可判定,真而不难,实乃失却至真,又失却至难,不可取也。
雪晴 34cm×34cm 1980年
月亮母看儿戏 45.7cm×43cm 1980年
倘言其难而不真,当然,最大的弊端在于作伪。老子所疾“美言不信”者,指出以华美动听的言辞撒谎,人家不相信,骗人的本事再大,只能引起人们的讨厌。其次,只求难而不求真,就可能流于模仿或盗窃别个大师的好东西,诸如,拿来人家高超的笔墨技巧,奇特的形式美感,固然颇不容易,单作为学习,已本末倒置了,因为忘掉了学习大师的真精神乃在其创造性。难度再大的艺术模式,不属自家真的认识, 真的创造,即使花费了再大的力气,搬来套用也并非真的难。这样的作品,犹如作战,其结果,必然像刘勰所批评的那样:“为文而造情”,“采滥忽真”而“繁采寡情,味之必厌”!可见,难而不真,亦不难,亦非真。
质言之,最高尚的艺术作品,至真必至难,至难亦必至真。艺术创造的价值,全部在其中了。
萧瑟秋风万木凋 41.5cm×63cm 1980年
山村小学 68cm×42cm 1980年
释文:一九八○年春月写太行山区之美景也。又福并记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